Monday, October 30, 2006

Let's Have Sushi


















十分不錯的日本料理店
尤其是生魚片又厚肉質又好
不過每天存貨賣完就沒了
所以建議是盡量早一點去

Thursday, October 19, 2006

14/14

亡靈聚首

於十四年後的暖秋

沒有狂風鼓動的引魂幡

卻有潮水般

載浮著如梭歲月的車水馬龍

逆流著

是為追尋十四次楓紅之前

那第十四代首次的際會

還有那隨後的

烽火爛漫的三載春秋

然而當阿拉伯黑茶

取代了

理應蒸煮的濁酒

則那如朝嵐般輕渺的昔日

亦成了失去形貌的

海市蜃樓

Wednesday, October 11, 2006

On Western Tragedy

2004-09-01 23:49

西方式的悲劇
其用意在於歌頌生命的偉大

因為古代的希臘戲劇家們相信
儘管人類的生命是脆弱的
即使在與命運抗衡中會身亡殞落
但在向天際怒吼那一瞬間所釋放的能量
卻可以逬放出劃破一切黑暗的光彩!

而悲劇英雄之所以為英雄
並不在於他們擁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與天賦
而是因為他們在一般人都會退卻、都會逃避的情況下
依然奮勇向前地與不可違抗的命運挑戰

所以 他們殞落了

就因為他們那種不肯委曲求全的個性
所以當命運的巨輪壓下時
他們不肯退縮
他們寧可承受那種粉身碎骨的痛苦
也不願選擇那種懦夫式的解脫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一般人都可能用自殺來結束一切的情況下
伊底帕斯王要刺瞎自己的雙眼並自我流放
因為他要選擇用最痛苦的方式來面對自己一輩子的過錯

因此所謂的悲劇
就是生命與死亡相互交繞而形成的美麗編織
那是靈魂用盡最後所有的力量
對逐漸迫近的命運吼出的完美絕響
哈姆雷特是如此
法理斯的聖女也是如此

逆境越強烈,英雄越美麗。

2002-12-04 14:35

「從歐洲咖啡館文化檢視現今社會的文化商品」

  近年來國片在國際影壇上漸漸受到了票房的肯定,也似乎象徵著國內文化事業的回春。然而這是否象徵著國內文化風氣的覺醒,卻仍是十分值得質疑的問題。因為如果我們以嚴苛的文化標準來衡量,那些被人標榜著文化的事物,充其量也只是一些比較有氣質的市場商品。
  這樣的說法其實並不是過分苛求,也不是無謂的憤世嫉俗。因為從檢視歐洲咖啡館文化的過程當中,我們就可以發現,文化應當是一種讓人能夠隨時地拿出來討論、時常地被人體驗的生活態度,而不是一個被陳列在展示櫃上、貼有價格標籤的可販賣物件。
  當時那些造就文化巔峰的時代人物,每天在咖啡館之中所做的,就是不斷地探討、檢視他們所一手創造出來的圖像與字句。他們沒有文化認同的問題,因為文化對他們而言,是一種近似於信仰的身體力行。「學術」這個字眼對他們而言,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那些複雜的思維正是他們的靈魂賴以存活的空氣。也正因為是那樣一個充滿創造力的環境,所以孕育出了那樣豐富而可以不斷探討的主題。這並不是那個時代擁有著多麼高貴的氣息,而只是那個時代剛好那麼地幸運。
  因此我們可以得知,一個文化要能真正的成為一個文化。首先,就必須擁有如同真正生命一般的活力。它必須能夠真實地存在於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之中,而不是被供奉在高不可攀的廟宇。一如歐洲文化咖啡館昌盛的那個時期,不管貧窮與富貴的地區,都能提供讓思辯存在的環境。
  而如今在這個凡事都講求利潤的市場經濟之中,需要投入大量時間成本的深度文化,向來都因為淺薄而隨時可以推陳出新的流行趨勢而遭到了廠商的遺棄。直到近來文化自己也成為了流行,才勉強地獲得了喘息的餘地。
  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文化是真正的起死回生,亦或只是被當成了另一波可替換的流行商品,就要看它是否能夠再度進入生活的核心。
  時勢造就英雄,文化又何嘗不是如此的命運?

Far from Fantasy

老實說,四年的時間並不短。
但我們並未見識到國內這類型的活動有任何長進之處....

  2002年12月7日,是北高直轄市市長與市議員選舉的日子,也是第一屆「魔界歷險奇幻體驗展」鳴槍開跑的起點。展示的會場位在華納威秀影城旁的紐約˙紐約購物中心,說來算是一個年輕人願意前往而又交通便捷的地點。然而也許是受到鄰近世貿中心資訊展那種排山倒海的人氣衝擊,因此使得展示會場的整體氣氛顯得有些相形失色。
  會場的正中央架設了一個簡易的舞台,上面進行著主辦單位所安排的節目,其中包含了魔術雜耍、武術套路等還算有趣的表演。然而說實在話,這些表演與奇幻主題並沒有多大的關係,頂多只能算是炒熱會場氣氛的餘興節目。而主持人的羅馬式盔甲造型,也不怎麼像是會在奇幻故事中主導大局的角色,反倒像是一個常設性的砲灰戰士一樣。這樣的光景鐵定會讓戒不掉幻想的奇幻癮君子高呼:「全知全能的巫師究竟在何處?不然給我個足智多謀的英雄也行!」
  整體的會場佈置,則是樸素到接近空曠的地步。魔法風雲會的牌卡對戰區與D&D的遊戲桌,只擺設了許多張毫無裝飾的長板桌,既沒有製造氣氛的燈光照明,也沒有在桌面上鋪蓋任何讓場地看起來像是魔法戰場的桌布。COSPLAY區也只是一堆在風扇中飄呀飄的白色布匹,若不是其中架設的鵝黃色燈光與噴灑的肥皂泡沫,還真會讓人聯想到古代中國的引魂幡場。這樣的佈置著實令人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因為既然是奇幻體驗展,那不就應當將COSPLAY場地佈置成奇幻故事的場景嗎?而COSPLAY玩家的服裝也並未確實地與會場的主題結合在一起,雖然大多數的COSPLAYER都使用了魔戒、哈利波特、D&D以及WARCRAFT中的造型,但仍是有許多以漫畫等非奇幻主題為素材的裝扮。
  也許是因為主辦單位堅持現場不做任何營利活動的緣故,所以會場中幾乎看不到市場上熟知的的奇幻產品廠商所擺設的攤位。這樣雖然維持了一種不受商業氣息干擾的純淨,卻也使得展示場在內容上顯得過分「乾燥」了些。主題展示區只看得到魔戒與哈利波特的少量資料展示,其他如龍槍、龍族等同樣擁有高度知名度的奇幻小說都在這場名為奇幻文學大展的盛會中缺席了,連到場宣傳的電子遊戲也只有魔戒、WARCRAFT3與哈利波特。而遊戲展示區也只能以枯燥乏味來形容,除了會場使用的隔板與WARCRAFT3所擺放的等人高遊戲角色玩偶之外,就只有幾張在每個遊戲販售點都可以見到的宣傳海報與幾台提供試玩的遊戲主機。至於PS2的攤位則完全變成遊戲主機的展示,其中的許多遊戲甚至與奇幻一點關係都沒有。另外,武術用品廠商「俠客行」的展示區更是顯得突兀,簡直就像是簡易板的店面陳設一樣,至多就是令人聯想到奇幻小說的主角多半要使用兵器而已。然而,到底有多少部奇幻故事的主角是使用中國兵器亦或現代軍刀,卻是十分令人存疑的。
  但整場展示也並非全然一無是處,例如座落於會場角落的紙雕藝術,就以精巧的手藝做出的各種奇幻文學中常見的怪物紙雕,不但所展示的紙雕唯妙唯肖,並且還有現場的免費紙雕教學。而一旁的國內幻想文學BBS站「提督工坊Charismatic Atelier」的展示區,雖然只擺放著一些自行印刷的簡單出版品,但卻可以感受到一群文學創作者的無限熱情與勇氣。其中更有許多雖然尚未正式出版銷售,但已經引人注目的創作小說,例如由梅林˙W(MERLYN)所撰寫的「可怕的幸福」,即是獲得國內科幻文學獎優勝的精采之作。
  不可否認的,草創是一個艱難的拓荒之旅,所以也許我們不應該太過苛責這一次奇幻大展的不足之處。然而國內許多次類似的活動,卻幾乎都被同樣規模與深度不足的盲點所困擾著。常常都會發生空有令人深感興趣的主題,卻沒有足夠的內容可以讓人深入探索的窘境。似乎國內舉辦此類型活動的單位,都缺乏真正宏觀的視野,與大力開疆擴土的野心與勇氣。

Autumn is better

「微涼」-2003-04-05

  祭完祖的星期六下午,信步在古亭區的台北街頭。

  也許是昨日連綿春雨的功勞,使得今天的空氣即便是在陽光普照的滋潤下,仍然瀰漫著一股令人心曠神怡的涼意。彷彿,現在的季節,是年末逐漸冷卻的深秋,而不是年初逐漸回溫的初春。

  微涼,那是種十足醉人的狀態。

  就好似咖啡蒸薰於屋宇內的芬芳一般,柔順而透徹地洗滌著全身每一吋的肌膚,深情款款地安撫著每一條緊繃的神經。

  當面對著這樣的微風,會令人產生一種飄浮的錯覺,好似此刻踏在腳下的不是陰森灰冷的水泥路磚,而是飄逸不羈的天際雲端。

  童年時新英格蘭區落葉遍地的秋景,總會在這種情境下泉湧至眼前。

  一整街高過於腳踝的金黃色枯葉地毯,哪有任何生命凋零的悽涼?

  那是種比任何文字還要美麗的無言詩篇,是一種不需要樂符也能令人感動落淚的寂靜樂章。

  或許,當街狂舞真的是太過衝動了些。但是此情此景,的確是予人這麼強烈的感動。

  可能只有那些靈魂中缺乏感動要素的少數,才能在見識過這樣的畫面後,仍然問心無愧地否認秋天的美麗。

  因此,愛上秋天,就成了痴人們無可避免的宿命。

2003-04-11 17:50

「春雨」

仲春夜幕中的歸途
點綴著從天而降的細潮
彷彿一層
瑩珠織成輕簾
在我緊迫的步伐前褪走
卻惹出一身
玄衣上不斷滑落的淚流

人說
天無喜憂
然我卻感染了
那無可救藥的哀愁
好似街道也同在低泣
至少它們是如此地映入我的眼中

綿雨如針
穿入我猶若裸露的心頭

350 years of Coffee

也是之前寫的東西,也是少數真的認真寫過的書評。
十分喜歡的一本書,大約是光點剛開設時購入的,即使過了四年依然會不時地拿起來重讀。

【書名】:打開咖啡館的門-歐陸三百五十年的文化風雲

【作者】:張耀(文˙攝影),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80年代中定居維也納,並為德國、奧地利及香港多家著名報社與雜誌社撰寫、拍攝專題作品。1990年,在維也納「AAI」研究基金支持下,開始撰寫關於歐洲咖啡館歷史文化的書稿,用數年時間,遍訪各國咖啡館名城,拍攝系列作品。在奧地利維也納、格拉茲、薩爾斯堡及荷蘭阿姆斯特丹、香港等地多次舉辦專題攝影作品展覽,現任德國最有影響的「攝影畫刊」亞洲記者。

【簡介】:

  「打開咖啡館的門」。
  兩頁的空白之後,讀者就在視線的正中央看到這一行小字。偌大的白色空白,突顯了這一行小小的黑色小字的震撼性。這是一個鮮明的宣告,一個即將踏上旅程的誓言。
  「我不在家裡,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這是一個維也納藝術家的自述,也是讀者翻頁之後所讀到的第一段話。與前頁一樣的編排方式,一樣醒目的黑色粗體字,就像廟宇的鐘聲一樣敲響了清晨的寂靜。
  緊接著,是長達45頁的彩色攝影。作者在親自描述咖啡館之前,先讓讀者親眼「看」到歐洲咖啡館的風貌。雖然讀者只能如同管中窺豹般地見識到其中的鳳毛麟角,無法體會那種飄蕩在整個空間之中的浪漫情懷,但對於從未去過歐洲的讀者而言,也已經足夠讓他們在腦海中建構出大致的輪廓了。
  隨之而來的序文中,作者從自己研究歐洲咖啡館文化的原點開始談起:「……以維也納為中心,循序漸進地擴展到歐洲各大城市,帶著史料,跑遍了德國、匈牙利、瑞士、西班牙、比利時……等地上千家大小咖啡館,尋覓已停業老字號咖啡館的舊跡與前輩知情人,累積了數十萬字的原始紀錄與數千張攝影作品……」。雖然只是短短的數行文字,卻已經能夠令人感受到作者那種毫不保留的投入。作者還語帶詼諧地說道,當他在維也納城堡劇院對面的「浪特曼咖啡館」中第一次拜讀咖啡館文學大師托貝格的作品時,就不自覺地染上了那種飄蕩於空中的咖啡濃香,於是開始了他在歐洲咖啡館裡不可自拔的徹底「沉淪」。
  「一個客人坐在咖啡館裡喝咖啡。」
  作者引用托貝格的一句話作為他正式進入咖啡館文化的開端,並逐漸由喝的咖啡、喝咖啡的咖啡館逆推到這一句話最重要的命題-那個正在喝咖啡的客人。因為在歐洲咖啡館文化蓬勃發展的時期,這些地方所集聚的,正是日後改變世界文化的許多風雲人物。他們在此地寫作、辯論、社交,而許多流傳後世的鉅作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催生的。
  逐漸地,讀者漸漸地看到了歐洲文化咖啡館的全貌,當時在這些廠所之中廝混的,包括了卡夫卡、佛洛依德、托洛斯基…等諸位造就世界變革的大師,他們都是咖啡桌上的知交好友,也因為如此所以使得咖啡館成了現代文明思想的搖籃。而初出茅廬的年輕文學青年,也都集聚在這幾家「文化咖啡館」之中,一方面接受鄰近大師的思想薰陶、一方面接近整個文化界的脈動。許多文學界的鉅匠都是在這樣的因緣巧合之下躍上文化社會的頂峰,或許是因為某個大師無意間瞥見他寫作靈感的便條紙,或許是因為在某次談話中發表了一篇精采絕倫的演說。
  總之,那是個文化蓬勃發展的時代,是一個文思奔放的才子一展長才的舞台。不論出身多麼低微、家世是否顯赫、更不會在乎是否曾經受過所謂正統的「教育」,只要你懂得揮灑文字的藝術,就可以在這個文藝風行的世界中佔得一襲之地。
  然而,再美好的時代也總有落幕的時候。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歐洲的文化咖啡館也面臨了有史以來最嚴峻的寒冬。本來時常光顧的的文人墨客,多半為了躲避德軍密探的而遠離了歐洲大陸。而戰後他們有些因年事已高而已然辭世、有些因不願回憶往事而逃避過去,因而鮮少再度踏足於這些他們當初視之如第二家園的這些地方,也就因而造成了歐洲傳統咖啡館文化的沒落。
  但是經過了戰後劣質的速食文化的衝擊之後,近代歐洲的城市中,又逐漸開始可以找到這些充滿文化氣質的休閒場所。但是曾經風靡整個歐洲的「文化咖啡館」畢竟是個已經消逝的歷史回憶,昔日那種人文薈萃、風雲際會的盛況已不復存在,現存的歐洲咖啡館雖然依然聚集了文人與藝術家,但卻也只是曾經的那些文化殿堂的殘影。
  整本書就在第八章的興嘆中畫上了休止符,但作者在最終的尾聲中仍然提供給有意朝聖的咖啡愛好者一些日下歐洲城市中頗受好評的咖啡館座標。是作者重燃的最後一線希望,也是讀者最終的解放。

【書評】:
  如果你對於近兩百年來的歐洲歷史不甚熟稔,或者是根本不認同近代以西方為主的文化體系,那麼這本書對於你來說可說是與廢紙無異。因為這本書所探討的,正是西方現代文化核心骨幹成形的溫床-那些空氣中永遠交織繚繞著咖啡香氣與煙味的歐洲咖啡館。
  作者客觀地記載了所有發生於這些咖啡館中的事蹟,他描繪著歐洲文化鉅匠們的交會、勾勒出撼動近代的高深理論之醞釀,但卻沒有做出太多含有價值意味的評斷。他記錄了他們傲人的成就,但也豪不避諱地點出他們人性中的弱處與盲點。這是一個忠實於歷史的新聞工作者不得不呈現給世人的真相,而如此坦蕩地同時擁抱它的好與不好,也正是他誠摯地表達對於歐洲咖啡館熱愛的方式。
  也許,這本書不算是什麼卓越的文學作品,因為它畢竟僅僅以兩百頁的文字涵蓋了長達數百年的文化歷史。因此只能做一個廣泛性的介紹,而無法在許多擁有文化淵源的歷史事件上做真正深刻的探討。因此對於想要深入瞭解歐洲思想文化的讀者而言,多少會有些意猶未盡的遺憾,但它卻有如課程大綱般地提點了好學的讀者一個尋求歷史真相的方針。
  而書中那種如散步般閒逸的氣度,對於忙碌的都市人而言,可以說是紓解緊張都市步伐的一帖良藥。所以如果你也厭倦了每天不知所謂的無趣生活,希望多一點可以咀嚼的文化素材,那麼也許你就該到書局中尋覓這本用文字煮出咖啡薰香書籍。

The Witch's Daughter and The Skater Boi

這是之前另一邊新聞台上的東西
寫作時間大約是艾薇兒首張專輯問世的那段時間
雖然那邊現在關掉了
不過既然是寫過的東西
就拿來重貼一下

老標題是:「巫婆的女兒與滑板少年的恩怨情仇」
詳文如下....

印象中,我大約是在大三的時候拜讀了「巫婆的女兒」與「惡女告白」這兩本書。

其中一則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在講述一個即使結婚了十幾年都還保持著青春美麗的女子。她令週遭所有的朋友都感到萬分羨慕,因為即使經歷了那麼多年的家庭主婦生活,她依然保持著如同少女般的身心,一點也沒有沾染上「黃臉婆」的任何氣息。不過,她這麼做其實是為了報復當初甩掉她的初戀情人,她要讓他看到自己活得有多麼美麗,要讓他後悔當初為何放棄了如此完美的自己。

然而,在某個收視「百戰百勝」的週末,她無意間看到了跟著公司同事參加節目的他。那個本來英俊瀟灑的他,如今卻也變得跟尋常中年男子無異,不但發福微禿,而且連一首「床前明月光」也背不完整。於是,她毅然地關掉電視、板起臉孔,加入了黃臉婆的行列。

而我最近則是發現了一首與這個故事有著相似內容的歌曲。那是加拿大籍搖滾歌手艾薇兒自己創作的「滑板少年」,其中描述著一個女孩子雖然喜歡一個男孩子,卻因為週遭的朋友認為男孩配不上她們高尚的社群而拒絕了男孩的追求。最後男孩變成了搖滾巨星,而女孩則只是平凡的家庭主婦。

我相信艾薇兒在歌曲中所要表達的,只是對那些自以為了不起之人的諷刺。尤其當Avril唱道:「She turns on tv guess who she sees, skater boy rockin' up MTV. She calls up her friends, they already know and they've all got tickets to see his show. She tags along and stands in the crowd, looks up at the man that she turned down.」譏諷的味道可說是攀升到達了頂點,不但當初拒絕男孩的女孩覺得自己好像瞎了眼似的,就連當初力主拒絕男孩的那群「高尚的」朋友竟然也成了當初看不起的男孩的歌迷。

這雖然與惡女告白中那個充滿了怨恨的故事有些差異,不過這麼相似的兩個故事,卻令我們不得不深深省思,我們在這一生中究竟發生過多少次類似「看錯人」的事件?又或者,我們有多少次因為害怕同儕眼光的壓力,而做出與自己意願相違的決定,卻又在事後深自後悔不已?

也許,並非當事者的朋友真的具有「旁觀者清」的客觀立場。然而,卻又有多少朋友能夠真正有智慧地擺脫人云亦云的窠臼?雖然世俗的通則也許是適用於大多數案例的安全做法,但是真正驚世駭俗的大作為,莫不是打破現存的墨規才創造了近似於奇蹟的偉業。畢竟,人是聰明的,但人群是盲目的。太過相信「大眾」所信奉的規則,也許只會扼殺了個人慧眼識英雄的機會。